前幾天﹐跟老闆和客吃午飯。
之前已跟這個客見過一次面﹐他那時候已經是很親切的對我﹔那天午膳﹐他終於忍不住﹐開口問我﹕“我是不是在什麼地方見過你﹖”
我著實想不出來﹐唯有亂說一遍﹐說是之前在一些會的活動見過。
但這些事情﹐實在也不是什麼新鮮事。
小時候﹐同學們就是言之鑿鑿的說在香港什麼地方見過我﹐但那時候我還在國外讀書﹔有時候﹐遇到一些新識朋友﹐也會不時想著在哪裡已認識。
跟友人談及﹐大家都對一個聽上來像是天方夜譚的說法有點興趣 --
話說﹐愛因斯坦有一個說法﹐就是每一件生物在死後其實還會留下一些頻率﹔而由於每個頻率總會留在世上﹐如果相信還有前世今生的話﹐其實你今世除了有一個玉身之外﹐還有一個“前世”的頻率在同一時空並存 --
這就說明﹐為什麼有些人會跟你說﹐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你﹐因為他/她可能是遇到你的頻率﹔更有可能是﹐是他/她以往留下的頻率和你以往留下的頻率碰面。
有點像孫悟空可以有七十二身一樣﹐
又有點像李連杰早幾年拍過的一套電影 “The One”﹐
每個也是你﹐只是一個不同頻率/空間的你。
很有趣的一個理論﹐但未必是大家會認同的﹔但我會列出下面的這個例子 --
其實我們在BLOG的世界上的認識﹐也是我和你的留下的其中一個頻率﹔
從然我們在“現實中”從來都沒有見過面﹑打過招呼﹑吃過飯﹐但你可以說這個不是你的一部份嗎?
我們又憑什麼去定奪﹐什麼是“真”﹑“實在”﹑“有”﹔
什麼是“假”﹑“虛構”﹑“無”﹖
Recent Comments